日本庭園の変遷
飛鳥・奈良時代園林文化的萌芽和製作方法
日本園林源自對自然的信仰
在古代,人們在自然環境中維持生活,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盡頭和巍然屹立的優美山形抱有憧憬,又對峻崖峭壁和驚濤駭浪心存畏懼。所以時而將周圍的自然物作為神靈的寄托來信仰和崇拜。用巨石打造的神靈下凡的磐座,在被喻為大海的水池中築造的祭祀海神的神島,這些可以被視為是日本園林的起源。
掘池,築島,立石,祭神。日本人心中原本就潛在這種性格傾向,這也成為之後接受從中國傳入的園林文化,並將其發展日本獨特文化的重要因素。
大陸文化的傳入與日本園林的興起
隨著園林文化與佛教文化一起被傳入日本正式開始了園林的建造。據歷史記載,有一名叫路子工的百濟(現代朝鮮半島的一部分)人來到日本,在園林中建造了「吳橋」(帶屋頂的木製橋)和象徵聳立於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(しゅみせん)的水池。同時,在神島和神池中也開始架橋,這些逐漸都成為了園林中的重要元素。
奈良時代初顯風雅的園林文化
隨後,人們又發現了突顯貴族文化的奈良時代(ならじだい)的園林遺跡。例如,在平城京(へいじょうきょう)東院園林等奈良時代的遺址處,可以看到被稱為「曲水」(きょくすい)的蜿蜒細流,用於曲水宴。所謂曲水宴,是將這種S形的流水路線作為舞台,讓酒杯自上游流下,在酒杯通過之前詠誦和歌的宴會,在當時非常盛行。日本的園林文化從平安時代(へいあんじだい)起開始萌芽,並逐步得到發展。
平安時代從寢殿造園林到淨土式園林
遷都平安京後興起的貴族文化
794年,日本天皇遷都至平安京(へいあんきょう)。自此,開始正式書寫日本園林歷史。當時的平安京三面環山,山脊線優美,地形起伏恰到好處,有多條清澈的河流,自然條件優越,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。此外,因平安京地下水資源豐富,植物和岩石種類繁多,使得園林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。
從平安中期開始,寢殿造園林的技術已經成熟,王公貴族們高度的審美意識逐漸產生,正如紫式部(むらさきしきぶ)的《源氏物語(げんじものがたり)》中描寫的一樣,貴族文化盛極一時。在寢殿前鋪滿白砂,將其作為舉行儀式和例行活動的開闊場所。這一區域被稱作「南庭(なんてい)」或「齋庭(さいてい)」。再在其南面建造大面積的凹形水池,作為貴族們泛龍頭鷁鳥之舟、吟詩奏樂,舉行宴會的場所。另外,從水源處引遣水(細流),經園路蜿蜒流入水池,作為「曲水宴」的場所。
當時,這樣的寢殿造的池泉園林在平安京中隨處可見,但留存至今的僅剩京都的神泉苑(しんせんえん)和嵯峨院(さがいん)遺址大澤池(おおさわのいけ)。